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两会话能源·核电篇丨核电出海驶入"快车道"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3-05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记者梳理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对于核电,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引导对外投资健康发展。推进国际产能合作,高铁、核电等装备走向世界。另外,在清洁能源消费、科技创新方面,政府工作报告虽未明确提及“核电”,但亦与核电产业息息相关。五年来,我国核电产业飞速发展,核电已然成为我国的一张国家名片,是代表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国之重器。五年来,核电产业锐意进取,以安全稳定、不断创新为基石,抒写了核电发展的华美篇章。

成绩:快速发展助力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升“煤炭消费比重下降8.1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6.3个百分点。”

这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变化的相关描述。而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的提升自然也与核电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核能发电量为973.9亿千瓦时,而彼时全国发电量为49875.5亿千瓦时,核能发电在全国发电量中的占比仅为1.95%。另外,据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核电运行情况显示,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我国在运核电机组数量仅为15台。而据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2017年1~12月全国核电运行情况显示,截至2017年末,我国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已达37台,装机容量达到35807.16兆瓦。同时,2017年1~12月全国累计发电量为62758.20亿千瓦时,商运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为2474.69亿千瓦时,约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3.94%。核能发电占比从1.95%到3.94%,核电行业的发展速度可见一斑,而这亦离不开相关部门在政策规划方面的引导和支持。据记者了解,五年来,相关部门就核电产业发布了多项政策,为核电的发展规划了蓝图,使核电行业发展的脉络愈加清晰。2017年2月,《“十三五”核工业发展规划》发布,为我国“十三五”时期核电行业的发展定下了基调,该《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要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装机将达到3000万千瓦;2017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表决通过,我国首部核安全法的正式发布对保障核事业安全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安全,推进“一带一路”和核电“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1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该白皮书全面集中地介绍了中国在核应急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重要进展。另外,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印发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和《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等规划中,对于核电的发展方向也均有所着墨。也正是在政策的带动下,我国核电产业实现了质的飞跃,创下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出海:“华龙一号”和CAP1400携手推进我国核电“走出去”进程除了在能源结构中的贡献外,此次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将推动核电走向世界,这对于核电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未来我国核电的出海步伐仍将继续加快。

回顾过往五年,我国核电产业在“走出去”方面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提及我国核电产业的出海进程,“华龙一号”自然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据记者了解,“华龙一号”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2013年2月,中核集团与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员会签订了卡拉奇2号、3号核电项目“华龙一号”出口合同,根据合同内容,卡拉奇核电站2号、3号机组均采用“华龙一号”技术,而这两台机组也是“华龙一号”首次走出国门。2017年11月21日,中核集团与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员会签署了恰希玛核电5号机组商务合同。按照约定,中核集团将以“华龙一号”技术在巴基斯坦恰希玛建造1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这是我国“华龙一号”成功“走出去”的第三台核电机组。而“华龙一号”的出海步伐不仅仅局限于巴基斯坦。2015年10月,中广核与法国电力集团在伦敦签署了英国三大核电项目的投资协议,其中布拉德韦尔B项目将采用“华龙一号”技术,而这也成为我国核电企业首次进入西方发达国家,核电“走出去”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除了“华龙一号”外,国家电投的CAP1400也是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的另外一个重要选项,因此国家电投从成立的那一刻起就背负着带领CAP1400“走出去”的使命。2014年11月,国家电投所属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和美国西屋公司的中美联队,与代表土耳其政府的土耳其发电公司共同签署联合开发土第三核电项目谅解备忘录。随后在2016年,中土能源主管部门、核监管部门先后签署4份核能领域合作协议,同意启动土三核电项目合作,明确支持国家电投采用CAP1400技术开展场址和项目可研工作。科技:核心技术及核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此次政府工作报告除提出要推动核电走向世界外,在科技创新方面也指出,五年来,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核电行业亦为我国科技的进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2014年8月21日至22日,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在京组织召开“华龙一号”总体技术方案审查会。专家们一致认为,“华龙一号”成熟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满足三代核电技术要求,设计技术、装备制造和运行维护技术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目前国内可以出口的核电机型。

另外,CAP1400型压水堆核电机组也于2014年1月通过了国家能源局组织的专家审查。除了在核电技术方面实现突破外,在核电厂的配套设施上也是成果斐然。如在2016年7月13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级DCS通用平台──“和睦系统”顺利完成IAEA审评,这是我国数字化仪控自主研发并成功实现产业化的重大里程碑事件;中广核核电机器人的研发也实现了我国核电企业在智能核电领域的重大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当然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果不仅仅局限于核电产业,五年来,我国的核技术应用也实现了多项突破。如在核能供暖方面,2017年11月,中核集团自主研发的“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正式发布,为冬季供暖提供了新的选择方案;2018年2月,在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的北方地区核能供暖专题会上,国家能源局同意由中广核联合清华大学开展国内首个核能供暖示范项目的前期工作,深入开展规划选址、用地用水、应急方案、公众沟通等论证工作,积极推进项目实施。同时,核技术应用在医疗、工业废物的处理方面也均实现了突破。未来,我国核电产业也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顺应科技发展的大潮,获得累累硕果。